近日,生態環境部對全國政協委員、銀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、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執行主席沈國軍于2021年兩會提交的《關于提升海洋碳匯在國家“碳中和”戰略地位的提案》作出辦理回復。復函表示,生態環境部將認真考慮有關建議,推動建立健全與國際接軌、具有中國特色的海洋碳匯標準體系。
為進一步加強我國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,盡早實現中國“碳中和”自主貢獻目標,沈國軍委員在提案中建議,將藍色碳匯納入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中,引導和鼓勵中國企業和機構將藍色碳匯作為實現“碳中和”的重要途徑;在全國碳市場中,把藍色碳匯納入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,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抵消機制和自愿減排交易;開發適用于我國國情的藍色碳匯方法學,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等。
生態環境部會同自然資源部對沈國軍委員的提案進行了深入研討,并作出積極答復。
針對將藍色碳匯納入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的建議,生態環境部表示,將繼續抓緊完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體系,修訂《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》,研究藍色碳匯項目相關方法學,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,在鼓勵高碳行業積極減排的同時,支持藍色碳匯等低碳零碳項目發展。
關于開發適合中國的藍色碳匯方法學、加強藍色碳匯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的建議,生態環境部表示,將推動建立健全與國際接軌、具有中國特色的海洋碳匯標準體系,推動紅樹林、海草床和鹽沼等生態系統碳匯國際標準中國化,探索研究貝藻類漁業碳匯和微生物碳匯技術標準。積極參與多層次的海洋碳匯國際合作,推廣中國在海洋碳匯方面的理念、技術和實踐方法,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。
長期以來,沈國軍委員一直熱心于生態環境保護等各項公益慈善事業,已連續多年針對生態環境保護提交政協提案。2018年,沈國軍委員建議國家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地建設;2019年,沈國軍委員又進一步提出有關生態保護地役權建設的建議;2020年,沈國軍委員針對“探索公益治理、社區治理和共同治理的社會參與模式”積極建言,均得到了來自自然資源部、國家林業局等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。
沈國軍表示,將持續關注并繼續投身于生態保護建設,積極踐行黨和國家的綠色發展戰略,認真履行黨和政府賦予自己的神圣職責,不斷探索、創新公益組織和社會資本參與自然資源保護的方式和途徑,以共享價值與平臺思想理念推動公益環保事業的發展。